新闻中心

走进华芯 || 科技推动发展,智能驾驶行业变化,催生汽车电子不断增量

智能驾驶行业变化-催生汽车电子增量机会


技术、政策、市场三大变化,催生国内汽车电子产业机会

智能化、电子化 ,百年汽车新变化 

剑指智能驾驶,各大玩家纷纷参战 


  智能驾驶已成未来趋势,高级别智能驾驶进入大范围量产前夕。作为当下最火热的概念之一,智能驾驶因具备安全、节能环保、减少拥堵、降低商业成本等显著优势, 近几年来引得全球知名车企、供应商、科技巨头争相进入智能驾驶领域的拓展,智能驾驶已经成为了一种未来趋势。观察智能驾驶产业主流企业的量产时间表,2020/2021年是绝大部分企业高等级智能驾驶(L3/L4) 量产的节点, 智能驾驶产业已经进入大范围量产前夕。



1559280925897581.png

上图为国内车厂/出行服务公司智能驾驶时间表

数据来源:东北证券、公开新闻


1559280978415331.jpg

上图为国际车厂/出行服务公司智能驾驶时间表

数据来源:东北证券、公开新闻




1、智能电子化趋势持续加强,成新车重要卖点 

  智能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。一方面是收入的提升带来内在需求的增长,汽车已经不只是交通工具,成为一种生活方式;娱乐、安全、智能等是汽车产业的刚需; 另一方面,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给汽车的智能化带来技术支持, 未来的汽车将融合汽车零部件、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,成为一种新的智能设备。

  汽车电子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。据Strategy Analytics预测,2018年全球汽车电子总销售额将接近3千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7%,增速水平高于汽车零部件(3%)及整体汽车销量增速(1%)。汽车电子以智能化、网联化、安全性和大功率为主要发展方向,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。 汽车电子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新的竞争高地,汽车电子将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和发展差异化产品的核心领域。

  1)消费者需求来看,在购车预算超过30万元的人群中,领先科技成为吸引他们的重要特性,而时尚品味、彰显成功等要素,大多需要科技电子产品为其带来科技感和时尚感。随着车载电子产品不断下沉,中低预算的购车者也将更加注重汽车电子领先科技的魅力。

  2) 竞争角度,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,能否拥有自己的特色,持续带给消费者新鲜感、激发购车欲望,将成为汽车品牌营销的重要关键。创新方面,宝马和大众都认为汽车创新的90%都源于智能功能和电子方面。


2、 政策支持,外部环境持续向好 

  智能汽车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、控制器、执行器等装臵,并融合AI智能,实现车与人、路等智能信息融合,具备复杂环境感知、智能决策、协同控制等功能,可实现“安全、 舒适、节能、高效”行驶,并最终可替代人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。又称为智能汽车、 无人驾驶汽车、自动驾驶汽车。 

  智能汽车已升至国家战略高度。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,明确将发展智能汽车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,这三年时间里,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重磅政策措施,有力促进了智能驾驶汽车产业的快速进步。智能驾驶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。智能产业政策持续推进。可以看出,从宏观指导、路线图规划,再到标准完善、 测试管理,我国智能政策愈发细化,对于智能驾驶汽车发展的指导与管理更为清晰。未来,随着各项政策加速落地,以及新政策、新法规的逐步完善,我国智能汽车商业化落地将迎来更多成果。 

 世界范围来看,美国、欧盟、 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认为,智能驾驶汽车是交通发展的趋势,应当通过立法予以鼓励 。


3、毫米波雷达的应用


  激光雷达受环境限制较小, 精度和准确度也比较高,不过价格昂贵。毫米波雷达具备深度信息可以提供目标的距离,通过检测其多普勒频移可将目标的速度提取出来,更重要的是相比激光雷达, 毫米波雷达成本更容易被接受。根据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白皮书2017》: 2016年全球毫米波雷达销量为2900万颗,预计到2020年销量将达7080万颗,复合增长率约25%,2020年市场规模约566亿元。 

 同时,伴随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有序推进和落地,以及中国“芯”企业像华芯技研等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力不断提升,中国的汽车产业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改变。



2016年至统计.png

数据来源:东北证券、前瞻产业研究院


上一篇:走进华芯 || 出轨?不可能,我有防出轨神器。

下一篇:走进华芯 || 2019华芯上半年度大迹要